WFU

2020年8月15日 星期六

可以給孩子電腦和網路嗎?

 



作者:常善媚

許多家長(包含我自己)都曾有共同的疑惑,
幾歲可以給孩子手機、平板、或電腦?
孩子每天可以上網多久?
如何防範小孩在網路上接觸不恰當的資訊?
孩子立志要當網紅、不想讀書怎麼辦?

先說結論:建議軟硬體資訊設備給好給滿,孩子學習的過程自我學習的能力就是競爭力,電腦與網路是自我學習很基本、重要的平台,身為家長的您,則是孩子網路使用最好的示範。


學習與休閒界線模糊的時代


我的孩子小學四年級的暑假(2016年開始,目前經營四年),擁有自己的臉書粉絲頁(當然帳號密碼都在家長的帳號下)。剛開始,媽媽我純粹幫從小喜歡動手做的女兒,將成品拍下來,一方面留回憶,另一方面也維持家中整潔(迷之音:手作練習會產生非常多的材料和成品,在媽媽眼中終歸是垃圾),而我的臉書好友們,就是孩子的粉絲。

起初,我會在她同意後幫她PO文,後來她開始有自己的意見,索性自己研究怎麼拍照、怎麼PO文,漸漸的學會怎麼拍影片,怎麼作影片剪輯,怎麼配字幕。因為叔伯阿姨們知道她在玩手作,我們開始陸續收到好友們提供的恩典牌縫紉機、過期的手作裁縫雜誌等寶貴的工具,還找她一起參加市集擺攤(在此一併感謝)。

因為有了工具和機會,孩子就更想嘗試,會主動上YouTube找影片學習怎麼修理縫紉機、不同工具材料怎麼使用、哪裡可以買到想要的材料等等一系列的自主學習。只要你知道你要找甚麼,上網幾乎都可以找到或買到你要的答案、資源、和材料,目前不論文字或影片資料,都可以經由即時翻譯,讓閱聽者跨越語言障礙輕鬆學習。


上網是玩?還是學?是休閒?或工作?


有天,網上有人留言想要購買她做的成品,孩子歡天喜地,這對她是很大的鼓勵。我們開始陪著她算成本、學習怎麼定價,她怎麼看待自己的工時?怎麼郵寄?要注意那些事情?身為家長的我們,也沒碰過這樣的事情,也是跟她一起找資料、一起討論、一起學習。印象最深刻的是,她開始認真研讀高價、與低價商品定價的相關書籍,這已經超過爸媽的專業,因為這知識她覺得有用,所以願意花時間去了解、研讀。

後來,她自行設立IG帳號粉絲頁,發現那邊更容易經營,開始屬於自己的新平台、新項目的經營,用她自己的方式,我就成了她粉絲的角色。

這是個休閒與工作界線泯滅的時代,學習無所不在,武漢肺炎發生後,商業週刊有一篇關鍵報導:教育部調查今年台灣學生的軟硬體設備,發現號稱「科技島」的台灣,竟有12%的國中小學生家裡無行動載具,10%的學生無網路可使用。

這是因為經濟狀況不允許提供嗎?我個人認為許多家長擔心小孩沉迷網路而不敢、或限制提供軟硬體設備。疫情過後,城鄉差距不一定會擴大,但「有能力自學者」跟「被動學習者」能力差距會加速擴大。


網路與真實混成的空間,都真實


雖然我自己也做青少年的問題網路使用、線上遊戲等議題,但我完全贊成孩子要從小擁有科技載具。重要的已不是給或不給、用多久?而是給過程怎麼陪伴,如何預防分心和近視的產生?
身為家長的我們,多屬於數位新移民,我們的孩子都是數位原住民,他們從小就生活在網路科技跟水、電、瓦斯一樣,生來就有、不可或缺的世界。

許多爸媽擔心,小孩太早接觸網路沒有判斷力,容易碰到網路霸凌、誘騙等可怕的事情,尤其是女孩。其實,無論真實世界或網路世界,我當媽之後總是掛心著孩子的安全。說到底,讓孩子在爸媽的陪伴下一起討論自己所遭遇的問題,比一昧地避免接觸安全許多,學會怎麼應對、如何尋找資源來解決自己的困難,才是根本。

每個孩子的喜好都不同,喜好也會因了解而有變化,這些都很正常,也不是沒恆心。只要他願意開始嘗試、持續進步,在我來看都非常值得鼓勵。因為,所有的嘗試與犯錯都是珍貴的過程。網路的時代,讓我們每個人,不論幾歲隨時都有機 會開始新的學習,孩子也可能現在就成為我們的老師或同儕,只要有工具,孩子會比我們學得更快更好。


(近日,安妮接到第一個業配,對她是個新的里程碑,僅以此文做這四年來的紀念)



© 常善媚,保留所有權利。歡迎分享本文連結,但全文轉載請事先來信詢問。